当前位置:首页 > 学员天地 > 学习体会

多举措应对人口老龄化 将“老有所依”落到实处
发布时间:2022-11-22   点击数:   作者:中青一班学员 王冠丰
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,“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”。结合市委党校张莉老师的《积极应对老龄化,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》课程,我对“老有所依”感触颇深:

人口老龄化既是发展问题,也是民生问题,事关发展全局,事关民生福祉。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,要有居安思危,危中寻机意识,加强前瞻性思考、战略性布局、整体性推进,积极转化老龄化风险为“长寿红利”。

发展老龄事业,让老有所依更有动力。“银发浪潮”既带来新的挑战,也催生新的机遇。老年人口基数大、占比高、增速快,蕴藏着巨大的劳动力财富和消费潜力。开发老龄人力资源,发展“银发经济”,倡导老年人退休不退岗,发挥力所能及的“余热”,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,让老年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。目前,一些与养老相关、紧跟老年消费需求的产业,如养老教育培训、养老家政服务、老年人旅游团、养老康复辅具等正在如雨后春笋般兴起,推动了夕阳产业的发展。在北干街道推进的疫情防控、平安护航、矛盾调解等工作中随处可见“奶奶志愿服务队”的身影,为其提供了参与社会事务的平台,让其老有所为。

优化服务体系,让老有所依更有温度。随着人口老龄化形式的加剧,养老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,要坚持调动政府、市场、社会、家庭各方主体的积极性,发挥政府主导作用,支持家庭承担基础养老,引导市场主体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,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,打牢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坚实社会基础。正如北干街道正在推进的居家养老照料中心、康养联合体、老年食堂等养老服务载体,正是在政府政策的指引和支持下,融合了社会第三方、小区居民等多方力量逐渐成熟起来,各方力量协同发力、各尽其责、各得其所,持续提升老年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。

科技创新助力,让老有所依更有保障。人口老龄化复杂严峻的形式,对养老保障和医疗保健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唯有技术创新才能不断增强老龄工作的针对性、操作性和实效性。要结合科技创新,助力未老服务,在街道和社区的养老服务机构中,链接第三方资源、渠道,充分应用推广“智慧康养”系统和“智慧医疗”场景,丰富“一键呼应”居家养老感应设备、老年智能手机等助老产品,让老年人同样感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。

  • Copyright 1997_2010 www.hzswdx.gov.cn ALL Rights Reserved
  • 浙备案证编号:浙ICP备1020530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00728号
  • 主办单位:中共杭州市委党校 杭州行政学院 杭州市社会主义学院 中共杭州市委讲师团 杭州中华文化学院
  • 地址:杭州市西湖区科海路288号 邮编:310024 站务联系
  • 杭州党校
  • 手机扫一扫
  • 让我们跟随党的脚步前进